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之一,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。關節炎并非老年人“專屬”,近年來呈現年輕化的趨勢。年輕人該注意哪些會引發關節炎的隱患?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護關節呢?
關節炎如何自檢
紅——急性感染關節炎會出現關節紅腫。
腫——關節腫脹,關節炎常見癥狀。
僵——晨僵和黏著感,指早晨起床或者休息后關節發皺、黏著感,如粘住一般,活動后感覺關節松快,提示滑膜炎的存在。
熱——由于關節血運特別少,所以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就應該是涼的,比其他部位的體溫低。如果關節是熱的,甚至發燙,那就證明關節產生炎癥,需要治療了。
痛——關節疼痛。功能障礙——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癥,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,導致關節活動受限。
存在以上其中一個癥狀,都說明關節發生了問題,除以上癥狀外,還可能出現乏力、發熱、皮疹、體重下降等癥狀。
如何保護關節
注意保暖,不要讓關節受寒。寒冷會使血液循環不暢,加重病情。在夏天空調房里,也要護好膝蓋。
注意體重。一方面,體重會增加負重下肢關節的承重壓力,引起體位、步態等的變化,從而改變了關節的生物力學;另一方面,代謝異常也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。
適當運動,防止受傷。外傷是年輕人被骨關節炎纏上的重要原因。在運動、出行等過程中,如果出現急性外傷,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,以免留下后遺癥。此外,關節的慢性勞損、不正確運動方式帶來的非急性傷,也會加大骨關節炎的風險。
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多、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,要避免膝關節發生運動損傷。首先要注意控制運動量,如果感覺膝蓋疼痛就要休息。其次平時多進行肌肉力量訓練,如主動做大腿前側股四頭肌鍛煉。股四頭肌舒縮時能帶動髕骨上下移動,有利于軟骨的營養滲透及減輕髕骨關節面持續受壓。
五大關節最易受傷
髖關節
當髖關節出現病變時,你會感覺到腹股溝區、大腿內側或髖的外側出現疼痛。發展到后期,通過拍片檢查,我們會發現髖關節間隙會變窄,軟骨下骨硬化水腫。嚴重時,會導致患者走路出現跛行。
膝關節
當移動膝關節時,會感覺疼痛,有時還會發出摩擦音,或是有被絆住的感覺,就說明骨關節炎可能已經侵害膝關節了。生活中,當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站起來都會感到疼痛時,應及時就診。嚴重的膝骨關節炎,會導致膝關節變形,出現膝內翻、膝外翻。
手關節
關節粗大、彎起來時特別費勁,時不時地還會感覺到疼痛,偶爾出現紅腫,這些都是手關節受損的表現。
足部關節
比較常見的是,大腳趾掌面的大關節會感覺疼痛,如果穿了較緊或高跟的鞋,這種疼痛感會加重。因此,買鞋時,一定要選擇大小合腳,鞋跟別超過3厘米,鞋底軟硬適中的鞋。
脊柱關節
當脊柱關節出現問題時,會導致頸、腰部的疼痛、僵直。這種疼痛與頸椎病、腰間盤突出等有個比較大的區別是以局部疼痛為主,很少會壓迫神經。
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,很多疾病就是由于不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引起的。如果發現自己的關節無緣無故酸痛,可以先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,假如一周之內也沒有改善,就需要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檢查。
非手術治療—體外沖擊波治療儀
什么是沖擊波治療?
沖擊波是一種兼具聲、光、力學特征的機械波,這種波可以在人體內自由傳導。沖擊波在人體組織中傳導時,微小氣泡會產生微噴射流,并伴有氣泡急速膨大現象,產生空化效應,加速治療部位的微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
另外,由于沖擊波對神經末梢組織產生的刺激,可以使神經敏感性降低,引起細胞周圍自由基的改變而釋放抑制疼痛的物質,提高疼痛閾值,從而減輕疼痛。由于人體軟組織與水的密度相似,因此沖擊波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。
目前,體外沖擊波治療作為一種創新型非侵入性治療,可以起到緩解疼痛、放松肌肉、促進局部微循環的作用,具有“無創、組織損傷小”的優勢,已被應用于多個領域。
#02沖擊波治療有哪些優勢?
瑞禾醫療自主生產研發的體外沖擊波治療儀。
-
雙槍沖擊波、雙通道獨立使用?。?!
-
配備12個治療導子?。?!
-
帶有多個治療處方,可根據身體部位選擇對應治療處方。
-
具有病例儲存功能。
-
具有疼痛VAS評估功能。
-
具有連接打印機功能。
-
輸出模式:單次模式、手動脈沖、自動脈沖、自動間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