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特色療法——智能蠟療系統
- 分類:新聞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12-24 15:23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蠟療有著悠久的歷史?!侗静菥V目》中曾有記載:“……用蠟二斤,于悉羅中熔,捏作一兜鍪,勢可合腦大小,搭頭致額,其病立止也。于破傷風濕、
中醫特色療法——智能蠟療系統
【概要描述】蠟療有著悠久的歷史?!侗静菥V目》中曾有記載:“……用蠟二斤,于悉羅中熔,捏作一兜鍪,勢可合腦大小,搭頭致額,其病立止也。于破傷風濕、
- 分類:新聞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12-24 15:23
- 訪問量:
關于蠟療
蠟療有著悠久的歷史?!侗静菥V目》中曾有記載:“……用蠟二斤,于悉羅中熔,捏作一兜鍪,勢可合腦大小,搭頭致額,其病立止也。于破傷風濕、暴風身冷、腳上凍瘡……均有奇效。”
蠟療是一種利用加熱的蠟敷在患部,或將患部浸入蠟液中的理療方法。具有消除腫脹、加深溫熱作用、松解粘連,軟化瘢痕的機械作用。
現代蠟療技術是把中藥與蠟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,可加強細胞膜通透性,減輕組織水腫,產生柔和的機械壓迫作用,使皮膚柔軟并富有彈性,能改善皮膚營養,加速上皮的生長,有利于創面潰瘍和骨折的愈合,還具有鎮痛解痙作用。
蠟療的物理特性
在醫療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,人們能夠想到運用蜂蠟來治療疾病,是一項了不起的創舉。它與針灸、推拿等一起構成了中醫理療的主框架。只是針灸、推拿的發展有著更廣闊的基礎,而蠟療由于受當時技術條件和資源(蜂蠟)的限制,對多種疾病的治療無法開展,但這絲毫不影響蠟療的療效。傳統的蠟療在關節炎、風濕、類風濕引發的腰腿痛治療中效果顯著,而且治療時間短、見效快、收效長,更重要的是它采用外敷法,是近乎天然的療法,因而受到患者的青睞。
醫用石蠟是在石蠟中加入礦物油,按6:1或7:1的比例配制而成。常溫下為白色半透明固體,不溶于水,熔點50℃ ~60℃。石蠟具有熱容量大,導熱系數小的物理特性。因此,石蠟在融解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熱能,而釋放的過程卻又非常緩慢。同時,石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、可塑性和黏滯性。
蠟療作用
溫熱作用
蠟療的熱作用較深,可達皮下,局部皮膚溫度可升高,而且蠟療具有較強而持久的熱作用,可使局部皮膚耐受較高的溫度(55-65℃),局部皮膚血管擴張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。
機械壓迫
石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滯性,治療時與皮膚緊密接觸,隨著蠟溫的逐漸冷卻,石蠟的體積縮小,加壓于皮膚及皮下組織。
潤滑作用
由于蠟含油性物質,對皮膚有潤滑作用,可使皮膚柔軟并富有彈性,對瘢痕組織及肌腱攣縮等有軟化松解作用,蠟療能改善皮膚營養,加速上皮的生長,促進再生過程和骨痂的形成。
操作方法及步驟
1.治療前準備:準備治療用蠟,檢查皮膚。
2.治療時操作方法:
蠟餅法:將加熱熔化的蠟液倒入瓷盤或鋁盤內,蠟液厚約2~3cm,待冷卻至初步凝結時(表面45~50℃),敷于治療部位,外用塑料布、棉墊包裹保溫,此法多用于軀干或肢體等面積較大部位的治療。
浸蠟法:將手足浸入蠟液后立即提出,手足表面冷卻形成一薄層蠟膜,重復數次,使蠟膜達到一定厚度,成為手套或襪套樣。多用于肢體部位治療。
刷蠟法:蠟液冷卻到55~65℃時,用平排毛刷蘸取蠟液迅速均勻地涂刷在病患部位,在皮膚表面形成一薄層蠟膜,厚約0.5~1cm,外面再包一塊熱蠟餅,或多刷數層,用塑料布或棉墊包裹保溫。
中藥蠟泥法:中藥蠟療是將中藥和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;以加強中藥及石蠟的雙重作用,有效地驅除致痛因子、消除炎癥并能延緩關節老化的速度。治療結束后應去除局部的蠟,對局部皮膚進行常規檢查。
注意事項
1.蠟療過程中,患者不得隨意活動部位,防止蠟餅破裂,使蠟液流動而致燙傷。有水化蠟時,蠟里面會含有少許水,擠出水造成燙傷。
2.換水或清洗過程中,請勿將含蠟的污水倒入下水管道,以免蠟凝結后堵塞。
3.蠟療機外面鋪層布墊,塑料紙,因為在使用過程中,會有或多或少的蠟滴在地上面,容易造成地滑,盛石蠟的地方要注意及時清理。
4.若皮膚上有破損,可在上面蓋一層凡士林紗布再行蠟療;